美容仪价格“大跳水”,知名品牌传闻“跑路”……射频美容仪最近持续受到业内和消费者关注。据国家药监局“关于调整《分类目录》部分内容的公告(2022年第30号)”,自2024年4月1日起,射频治疗仪、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证不得生产、进口和销售。距离新规“最后期限”只有半个月时间,一些射频美容仪厂家纷纷作出相应的市场调整。
今年年初,有网友发现,以色列家用美容仪品牌初普的天猫京东官方旗舰店已关闭,抖音旗舰店产品清空,拼多多旗舰店进行临期特卖,甚至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被清空……一系列动作让不少消费者质疑该品牌“跑路”。据了解,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高端射频美容仪品牌的初普一度风光无限。数据显示,2020年,初普美容仪在“双11”销售额超5亿元;2021年天猫“6·18大促”预售,初普美容仪产品在启动一小时内预定数超2.6万件,成为预售首小时最热单品。
近日,初普在其新开的微博账号上发布声明,回应了此前网传其“跑路”、未进行Ⅲ类证注册等质疑。据其官方声明,初普母公司“Pollogen”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更换了中国区总代理商,由原代理商“环宇蓝海技术有限公司”(隶属于南京小鲸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)变更为新代理商“杭州超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”。声明中指,自1月起,杏彩体育平台注册由原代理商运营的线上各渠道店铺已逐步关闭,相关公众号也已同步变更。
3月起杏彩体育注册,初普新代理商于各渠道上线全新官方旗舰店和社交媒体账号。记者查询其新开的天猫旗舰店,发现店内在售的有三款产品,包括一款“金矿射频美容仪”和2款专用凝胶。其中美容仪定价为2999元,目前只有个位数销量。
对于进行Ⅲ类医疗器械证备案的问题,初普在声明中表示,“目前品牌关于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”,并表示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多款家用美容仪新品。至于很多消费者关心的售后问题,初普则回应称,对于此前在品牌官方渠道购买产品的消费者,若遇到任何产品质量问题,可在质保期内通过客户服务热线、电邮或咨询官方平台的售后客服,与品牌的客户支持团队联系。
作为一款高端美容仪产品,初普此前定价动辄三四千元。不过,去年11月,有消费者看到,在李佳琦直播间的两款初普美容仪产品标价低至499元,而在初普官方旗舰店内这两款产品的正常售价为2199~3688元,差价竟达五六倍。接着,初普抖音旗舰店旗下一款射频美容仪还推出了699元的团购价,而该产品原价为2599元,一连串“跳水”降价引发争议。
实际上,不仅是初普,从去年底至今,大批美容仪品牌都在进行打折优惠活动,降价1000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数。对于射频美容仪价格“打骨折”,消费者蔡小姐表示:“一度想过买射频(美容仪),但之前买的美容仪最后都闲置,想到这里才克制下来。最近看到这个价格又有点心动了。”
此前,数款网红美容仪曾被曝光过质量问题。2020年,央视新闻《每周质量报告》报道称,由于家用美容仪在使用时与皮肤直接接触,若头或手柄的金属镀层中有害物质超标,则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症状,若温度把控不当,还可能存在低温烫伤风险。而由于不属于医疗器械管理范畴,家用美容仪的效果不要求临床验证,也没有相关标准,为了增加销量,一些企业销售时随意宣称甚至炒作概念,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往往达不到宣传的那么好。
2022年3月,国家药监局对27类医疗器械涉及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内容进行调整,将射频治疗仪、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升级成按照Ⅲ类医疗器械管理。2023年4月《射频美容设备注册审查指导原则》则明确,射频美容设备包括手持式(小型)设备,手持式射频美容设备可在家庭环境使用。这也意味着,一些原本归在“小家电”类型下的家用美容仪,即将迎来“变天”——这被认为是促成“降价潮”的主要原因。
相关业内人士分析称,“Ⅲ类医疗器械”需要做3期临床试验,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,申报周期长、费用高。面对新规,品牌要么投入大量的时间、金钱成本去做临床试验、开展注册申报,要么是选择“清仓放货”。
根据艾瑞咨询《2023年精准护肤趋势报告》,随着护肤消费市场回暖,预计2023年中国精准护肤行业规模达616亿元,家用美容仪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。2024年,射频类家用美容仪将纳入医疗器械管理,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,可能影响整个精准护肤市场规模增长。然而,随着行业规范的推进,市场有望走向正轨。艾瑞预计,2026年中国精准护肤行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,家用美容仪行业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。
专家分析称,美容仪赛道众多,在功效上精细化专业化、操作流程上精简智能、实现更多个性化定制等,也将是家用美容仪的发展趋势。部分品牌此时“清库存”,也并不意味着退出,未来或转为销售其他品类。而对于射频类美容仪这一品类来说,“阵痛”之后,迎来的将是具有医疗资质、产品符合规定、技术渐趋成熟的市场。